乾圣動態
企業在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 該固定資產的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2、該固定資產的有形損耗,如因設備使用中發生磨損,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蝕等。
3、該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如因新技術的進步而使現有的資產技術水平相對陳舊、市場需求變化使產品過時等。
4、有關固定資產使用的法律或者類似的限制。
5、如何快速進行資產計提折舊。
這個問題是大部門企業遇到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幾方面進行折舊,
5.1、我們可以通過財務管理軟件進行折舊,猶豫財務管理軟件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不夠細致,導致帳卡物不相符,所以財務管理軟件折舊不是,
5.2、是筆者推薦的折舊方式,采用乾圣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進行固定資產折舊,全自動折舊,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月折舊額、累計折舊、累計折舊月數、凈值、折舊調整等等。具有資產折舊調整功能。功能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軟件。
并自動生成單位折舊匯總、部門折舊匯總支持excel 導出。
二、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計算
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規定: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釋義」本條是對固定資產低折舊年限的規定雖然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長短,只是涉及繳納稅款的時序問題,但是每年財政收入的要求、通貨膨脹或者緊縮等經濟情況的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決定了,若不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作一個基本要求,仍然會影響到的稅收利益。所以,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的共有特性,對不同類別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作一個基本的強制規定,以避免稅收利益受到大的沖擊。原內資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并未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作直接的規定,而是籠統的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參照其他有關規定執行。
原外資稅法實施細則則對固定資產的低折舊年限作了規定: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短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為20年;
2、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本條基本沿用了外資稅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但也作了小幅度的調整:
首先,增加授予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作除外規定的權力其次,將飛機的折舊年限從5年改為10年;
再其次,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的低折舊年限從5年改為4年;
后,將電子設備的低折舊年限從5年改為3年。
本條的規定,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房屋、建筑物的低折舊年限為20年。
房屋和建筑物作為主要的固定資產,其構造、屬性等方面相對較為特殊,使用壽命相對較長,價值相對較高,其使用價值的體現也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根據收入與支出配比原則等要求,其折舊年限也應相對較長,所以本條規定,房屋、建筑物的低折舊年限為20年,這基本能反映房屋、建筑物的現實使用情況。
本條所說的房屋、建筑物,是指供生產、經營使用和為職工生活、福利服務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其中房屋,包括廠房、營業用房、辦公用房、庫房、住宿用房、食堂及其他房屋等;建筑物,包括塔、池、槽、井、架、棚(不包括臨時工棚、車棚等簡易設施)、場、路、橋、平臺、碼頭、船塢、涵洞、加油站以及獨立于房屋和機器設備之外的管道、煙囪、圍墻等;房屋、建筑物的附屬設施,是指同房屋、建筑物不可分割的、不單獨計算價值的配套設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內的通氣、通水、通油管道,通信、輸電線路,電梯,衛生設備等。 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低折舊年限為10年。
飛機、火車、輪船作為交通工具,與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其性能較強,價值較高,使用期限相對較長,折舊年限也相應較長;機器、機械及其他生產設備等,也具有使用年限較長等特性,折舊年限也應相對較長。
所以本條規定,此類固定資產的低折舊年限為10年,其中火車,包括各種機車、客車、貨車以及不單獨計算價值的車上配套設施;輪船,包括各種機動船舶以及不單獨計算價值的船上配套設施;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包括各種機器、機械、機組、生產線及其配套設備,各種動力、輸送、傳導設備等。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低折舊年限為5年。 此類固定資產,是除機械、機器和其他生產設備之外,但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即不是直接的生產工具,而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的器具、工具、家具等,它們的使用壽命相對較短,其低折舊年限為5年。
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低折舊年限為4年。
除了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其他運輸工具,相對而言價值較低、使用年限較短,其折舊年限也就應相應較短,所以本條規定,此類固定資產的低折舊年限為4年。
此類固定資產包括汽車、電車、拖拉機、摩托車(艇)、機帆船、帆船以及其他運輸工具。
電子設備,低折舊年限為3年。 原外資稅法實施細則規定,電子設備的低折舊年限為5年,考慮到現在科技日新月異,技術更新換代較快、電子設備的使用年限相對縮短等各種現實因素,本條將電子設備的低折舊年限從5年改為3年,使企業的折舊扣除額向前提前。
本條所稱的電子設備,是指由集成電路、晶體管、電子管等電子元器件組成,應用電子技術(包括軟件)發揮作用的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以及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數控或者程控系統等。
企業在確定折舊年限上的自主權。 前述所規定的折舊年限,只是各項固定資產的低折舊年限,只是一個基本要求,它并不排除企業自己規定對資產采用比低折舊年限更長的折舊時限。
也就是說,企業可以根據固定資產的屬性和使用情況,在比本條規定的相關資產低折舊年限更長的時限內計提折舊。
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折舊年限的權力。
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條規定的低折舊年限的規定。
因為考慮到現實情況非常復雜,各種固定資產的屬性、使用情況等也會發生變化,若不授權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而適時調整的權力,容易造成僵化、機械,難以適應實踐的需要。
所以,根據本條的授權,可以在不修改條例的情況下,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作出不同于本條所原則確定的各種資產的低折舊年限的規定。